19006年德国冶金学家_1906年德国冶金价
1.怎样看待铝制品
2.求化学发展史论文
3.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是德国还是美国
5.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文化
6.战列舰的历史
怎样看待铝制品
铝及其合金
纯的铝很软,强度不大,有着良好的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和轧成箔片,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无线电工业以及包装业。它的导电能力约为铜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其密度仅为铜的三分之一,因而,将等质量和等长度的铝线和铜线相比,铝的导电能力约为铜的二倍,且价格较铜低,所以,野外高压线多由铝做成,节约了大量成本,缓解了铜材的紧张。 铝的导热能力比铁大三倍,工业上常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等,家庭使用的许多炊具也由铝制成。与铁相比,它还不易锈蚀,延长了使用寿命。 铝粉具有银白色的光泽,常和其它物质混合用作涂料,刷在铁制品的表面,保护铁制品免遭腐蚀,而且美观。由于铝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大量的热,又常被用来制造一些爆炸混合物,如铵铝炸药等。 冶金工业中,常用铝热剂来熔炼难熔金属。如铝粉和氧化铁粉混合,引发后即发生剧烈反应,交通上常用此来焊接钢轨;炼钢工业中铝常用作脱氧剂;光洁的铝板具有良好的光反射性能,可用来制造高质量的反射镜、聚光碗等。铝还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根据这一特点,-些广播室,现代化大建筑内的天花板等有的采用了铝。纯的铝较软,1906年,德国冶金学家维尔姆在铝中加入少量镁、铜,制得了坚韧的铝合金,后来,这一专利为德国杜拉公司收买,所以铝又有“杜拉铝”之称,在以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研制出了许多铝合金,在许多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某些金属中加入少量铝,便可大大改善其性能。如青铜铝(含铝4%~15%),该合金具有高强度的耐蚀性,硬度与低碳钢接近,且有着不易变暗的金属光泽,常用于珠宝饰物和建筑工业中,制造机器的零件和工具,用于酸洗设备和其它与稀硫酸、盐酸和氢氟酸接触的设备;制作电焊机电刷和夹柄;重型齿轮和蜗轮,金属成型模、机床导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无磁性链条、压力容器、热交换器、压缩机叶片、船舶螺旋桨和锚等。在铝中加入镁,便制得铝镁合金,其硬度比纯的镁和铝都大许多,而且保留了其质轻的特点,常用于制造飞机的机身,火箭的箭体;制造门窗、美化居室环境;制造船舶。 渗铝,是钢铁化学热处理方法的一种,使普通碳钢或铸铁表面上形成耐高温的氧化铝膜以保护内部的铁。铝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金属,然而,许多含铝化合物对人类的作用也是非常重大的。
含铝化合物
铝在地壳中的含量相高,主要以铝硅酸盐矿石存在,还有铝土矿和冰晶石.氧化铝为一种白色无定形粉末,它有多种变体,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α-Al?O?和β-Al?O?。自然界存在的刚玉即属于α一Al?O?,它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高、耐酸碱,常用来制作一些轴承,制造磨料、耐火材料。如刚玉坩埚,可耐1800℃的高温。Al?O?由于含有不同的杂质而有多种颜色。例如含微量Cr(III)的呈红色,称为红宝石;含有Fe(II),Fe(III)或Ti(IV)的称为蓝宝石。 β一Al?O?是一种多孔的物质,每克内表面 积可高达数百平方米,有很高的活性,又名活性氧化铝,能吸附水蒸气等许多气体、液体分子,常用作吸附剂、催化剂载体和干燥剂等,工业上冶炼铝也以此作为原料。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吸附剂、媒染剂和离子交换剂,也可用作瓷釉、耐火材料、防火布等原料,其凝胶液和千凝胶在医药上用作酸药,有中和胃酸和治疗溃疡的作用,用于治疗胃和十二脂肠溃疡病以及胃酸过多症。 偏铝酸钠常用于印染织物,生产湖蓝色染料,制造毛玻腐、肥皂、硬化建筑石块。此外它还是一种较好的软水剂、造纸的填料、水的净化剂,人造丝的去光剂等。 无水氯化铝是石油工业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例如:芳烃的烷基化反应,也称为傅列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芳烃与卤代烃(或烯烃和醇)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芳烃的烷基取代物。六水合氯化铝可用于制备除臭剂、安全消毒剂及石油精炼等。 溴化铝是常用的有机合成和异构化的催化剂。 磷化铝遇潮湿或酸放出剧毒的磷化氢气体,可毒死害虫,农业上用于谷仓杀虫的熏蒸剂。 硫酸铝常用作造纸的填料、媒染剂、净水剂和灭火剂,油脂澄清剂,石油脱臭除色剂,并用于制造沉淀色料、防火布和药物等。 冰晶石即六氟合铝酸钠,在农业上常用作杀虫剂;硅酸盐工业中用于制造玻璃和搪瓷的乳白剂。 由明矾石经加热萃取而制得的明矾是一种重要的净水剂、染媒剂,医药上用作收敛剂。硝酸铝可用来鞣革和制白热电灯丝,也可用作媒染剂;硅酸铝常用于制玻璃、陶瓷、油漆的颜料以及油漆、橡胶和塑料的填料等,硅铝凝胶具有吸湿性,常被用作石油催化裂化或其他有机合成的催化剂载体。 在铝的羧酸盐中;二甲酸铝、三甲酸铝常用作媒染剂,防水剂和杀菌剂等;二乙酸铝除可作媒染剂外,还被用作收剑剂和消毒剂,也用于尸体防腐液中;三乙酸铝用于制造防水防火织物、色淀;药物(含漱药、收敛药、防腐药等),并用作媒染剂等;十八酸铝(硬脂酸铝)常用于油漆的防沉淀剂、织物防水剂、润滑油的增厚剂、工具的防锈油剂、聚氯乙烯塑料的耐热稳定剂等;油酸铝除用作织物等的防水剂、润滑油的增厚剂外,还用于油漆的催干剂、塑料制品的润滑剂等。 硫糖铝又名胃溃宁,学名蔗糖硫酸酯碱式铝盐,它能和胃蛋白酶络合,直接抑制蛋白分解活性,作用较持久,并能形成一种保护膜,对胃粘膜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和制酸作用,帮助粘膜再生,促进溃疡愈合,毒性低,是口种良好的胃肠道溃疡治疗剂。 近些年,人们又开发了一些新的含铝化合物,如烷基铝等,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会更好地利用铝及化合物福人类。
求化学发展史论文
化 学 发 展 史
( 化工学院 x x x)
摘要: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关键词:燃素化学;量子论;晶体化学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一、化学的来由
化学的英文词为Chemistry,法文Chimie,德文Chemie,它们都是从一个古字、即拉丁字chemia,希腊字Xηwa(Chamia),希伯莱字Chaman或Haman,阿拉伯字Chema或Kema,埃及字Chemi演化而来的.它的最早来源难以查考.从现存资料看,最早是在埃及第四世纪的记载里出现的.所以有人认为可以假定是从埃及古字Chemi来的,不过这个名字的意义很晦涩,有埃及、埃及的艺术、宗教的迷惑、隐藏、秘密或黑暗等意义。其所以有这些意义,大概因为埃及在西方是化学记载诞生的地方,也是古代化学极为发达的地方,尤其是在实用化学方面。例如,埃及在十一朝代进已有一种雕刻表示一些工人下在制造玻璃,可见至少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埃及已知道玻璃的制造方法了。再从埃及出土的木乃伊看,可知在公元前一、二千年时已精于使用防腐剂和布帛染色等技术。所以古人用埃及或埃及的艺术来命名“化学”。至于其它几种意义,可能因为古人认为化学是一种神奇和秘密的事业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缘故。
中国的化学史当然也是毫不逊色的。大约5000-11000年前,我们已会制作陶器,3000多年前的商朝已有高度精美的青铜器,造纸、磁器、火药更是化学史上的伟大发明。在十六、十七世纪时,中国算得上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化学”二字我国在1856年开始使用。最早出现在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在1856年出版的《格物探原》一书中。
二、化学的几个发展阶段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这里主要讲述近二百多年来的化学史故事。这是化学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期。让我们一道去体验当年化学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近代化学史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中不倦跋涉,领略他们拨开重重迷雾建立新理论、发现新元素、提出新方法时的无限风光。
三、化学学科在探索中成长
化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它的边缘学科或者说是它的分支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就眼下炒得过热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以及共轭电场论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古往今来,有多少化学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你想了解他们吗?化学名人风采将带您走近他们。
燃素说的影响 。可燃物如炭和硫磺,燃烧以后只剩下很少的一点灰烬;致密的金属煅烧后得到的锻灰较多,但很疏松。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随着火焰的升腾,什么东西被带走了。当冶金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后,人们希望总结燃烧现象本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172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药理学教授施塔尔出版了教科书《化学基础》。他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贝歇尔有关燃烧现象的解释,形成了贯穿整个化学的完整、系统的理论。《化学基础》是燃素说的代表作。
施塔尔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同时发光发热。燃烧是分解过程:
可燃物==灰烬+燃素
金属==锻灰+燃素
如果将金属锻灰和木炭混合加热,锻灰就吸收木炭中的燃素,重新变为金属,同时木炭失去燃素变为灰烬。木炭、油脂、蜡都是富含燃素的物质,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且燃烧后只剩下很少的灰烬;石头、草木灰、黄金不能燃烧,是因为它们不含燃素。酒精是燃素与水的结合物,酒精燃烧时失去燃素,便只剩下了水。
空气是带走燃素的必需媒介物。燃素和空气结合,充塞于天地之间。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燃素,动物又从植物中获得燃素。所以动植物易燃。
富含燃素的硫磺和白磷燃烧时,燃素逸去,变成了硫酸和磷酸。硫酸与富含燃素的松节油共煮,磷酸(当时指P2O5)与木炭密闭加热,便会重新夺得燃素生成硫磺和白磷。而金属和酸反应时,金属失去燃素生成氢气,氢气极富燃素。铁、锌等金属溶于胆矾(CuSO4·5H2O)溶液置换出铜,是燃素转移到铜中的结果。
燃素说尽管错误,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冶金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了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现代化学思维的基础。我们现在学习的置换反应,是物质间相互交换成分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而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反应是有机物某一结构位置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过程。这些思想方法与燃素说多么相似。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制法 :令后人尊敬的瑞典化学家舍勒的职业是药剂师--chemist,他长期在小镇彻平的药房工作,生活贫困。白天,他在药房为病人配制各种药剂。一有时间,他就钻进他的实验室忙碌起来。有一次,后院传来一声爆鸣,店主和顾客还在惊诧之中,舍勒满脸是灰地跑来,兴奋地拉着店主去看他新合成的化合物,忘记了一切。对这样的店员,店主是又爱又气,但从来不想辞退他,因为舍勒是这个城市最好的药剂师。
到了晚上,舍勒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他的实验研究中。对于当时能见到的化学书籍里的实验,他都重做一遍。他所做的大量艰苦的实验,使他合成了许多新化合物,例如氧气、氯气、焦酒石酸、锰酸盐、高锰酸盐、尿酸、硫化氢、升汞(氯化汞)、钼酸、乳酸、等等,他研究了不少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发现了白钨矿等。至今还在使用的绿色颜料舍勒绿(Scheele’s green),就是舍勒发明的亚砷酸氢铜(CuHAsO3)。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在十八世纪是绝无仅有的,但舍勒只发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直到1942年舍勒诞生二百周年的时候,他的全部实验记录、日记和书信才经过整理正式出版,共有八卷之多。其中舍勒与当时不少化学家的通信引人注目。通信中有十分宝贵的想法和实验过程,起到了互相交流和启发的作用。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舍勒十分推崇,使得舍勒在法国的声誉比在瑞典国内还高。
在舍勒与大学教师甘恩的通信中,人们发现,由于舍勒发现了骨灰里有磷,启发甘恩后来证明了骨头里面含有磷。在这之前,人们只知道尿里有磷。
1775年2月4日,33岁的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这时店主人已经去世,舍勒继承了药店,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继续科学实验。由于经常彻夜工作,加上寒冷和有害气体的侵蚀,舍勒得了哮喘病。他依然不顾危险经常品尝各种物质的味道--他要掌握物质各方面的性质。他品尝氢氰酸的时候,还不知道氢氰酸有剧毒。1786年5月21日,为化学的进步辛劳了一生的舍勒不幸去世,终年只有44岁。舍勒发现氧气的两种制法是在1773年。第一种方法是分别将KNO3、Mg(NO3)2、Ag2CO3、HgCO3、HgO加热分解放出氧气:
2KNO3==2KNO2+O2↑
2Mg(NO3)2 == 2MgO+4NO2↑+O2↑↑
2Ag2CO3==4Ag+2CO2↑+O2↑
2HgCO3==2Hg+2CO2↑+O2↑
2HgO==2Hg+O2↑
第二种方法是将软锰矿(MnO2)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
2MnO2+2H2SO4(浓)== 2MnSO4+2H2O+O2↑
舍勒研究了氧气的性质,他发现可燃物在这种气体中燃烧更为剧烈,燃烧后这种气体便消失了,因而他把氧气叫做“火气”。舍勒是燃素说的信奉者,他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气”与可燃物中的燃素结合的过程,火焰是“火气”与燃素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他将他的发现和观点写成《论空气和火的化学》。这篇论文拖延了4年直到1777年才发表。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在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
普里斯特里始终坚信燃素说,甚至在拉瓦锡用他们发现的氧气做实验,推翻了燃素说之后依然故我。他将氧气叫做“脱燃素气”。他写到: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素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后,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实验,我想读者是不会觉得惊异的。我自己实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当时我的肺部所得的感觉,和平时吸入普通空气一样;但自从吸过这种气体以后,经过好长时间,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通用品呢?不过现在只有两只老鼠和我,才有享受呼吸这种气体的权利罢了。”普里斯特里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英国的利兹作牧师,业余爱好化学。1773年他结识了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他们后来成了经常书信往来的好朋友。普里斯特里受到好朋友多方的启发和鼓励。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四个方面都有很多著述。
1774年普里斯特里到欧洲大陆参观旅行。在巴黎,他与拉瓦锡交换了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正直的普里斯特里同情法国大革命,曾在英国公开做了几次演讲。英国一批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人烧毁了他的住宅和实验室。普里斯特里于1794年他六十一岁的时候不得已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化学教授。美国化学会认为他是美国最早研究化学的学者之一。他住过的房子现在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里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拉瓦锡和他的天平: 燃素说的推翻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年,他20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得律师开业证书。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里很富有。所以拉瓦锡不急于当律师,而是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对气象学也产生了兴趣。后来,拉瓦锡在他的老师,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师从巴黎有名的鲁伊勒教授学习化学。拉瓦锡的第一篇化学论文是关于石膏成分的研究。他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拉瓦锡用天平仔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从此,他的老师鲁伊勒就开始使用“结晶水”这个名词了。这次成功使拉瓦锡开始经常使用天平,并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成为他的信念,成为他进行定量实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例如他曾经应用这一思想,把糖转变为酒精的发酵过程表示为下面的等式:
葡萄糖 == 碳酸(CO2)+ 酒精
这正是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用等号而不用箭头表示变化过程,表明了他守恒的思想。拉瓦锡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深刻含义,又具体地写到:“我可以设想,把参加发酵的物质和发酵后的生成物列成一个代数式。再逐个假定方程式中的某一项是未知数,然后分别通过实验,逐个算出它们的值。这样以来,就可以用计算来检验我们的实验,再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计算。我经常卓有成效地用这种方法修正实验的初步结果,使我能通过正确的途径重新进行实验,直到获得成功。”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1772年秋天,拉瓦锡照习惯称量了一定质量的白磷使之燃烧,冷却后又称量了燃烧产物P2O5的质量,发现质量增加了!他又燃烧硫磺,同样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硫磺的质量。他想这一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硫磺吸收了。他于是又做了更细致的实验:将白磷放在水银面上,扣上一个钟罩,钟罩里留有一部分空气。加热水银到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之后水银面上升。拉瓦锡描述道:“这表明部分空气被消耗,剩下的空气不能使白磷燃烧,并可使燃烧着的蜡烛熄灭;1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2.7盎司的白色粉末(P2O5,应该是2.3盎司)。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1/5容积的空气重量接近相同。”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分解过程,燃烧产物应该比可燃物质量轻。而拉瓦锡实验的结果却是截然相反。他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交给法国科学院。从此他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燃素说的错误。在1773年2月,他在实验记录本上写到:“我所做的实验使物理和化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将“新化学”命名为“反燃素化学”。
1774年,拉瓦锡做了焙烧锡和铅的实验。他将称量后的金属分别放入大小不等的曲颈瓶中,密封后再称量金属和瓶的质量,然后充分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金属和瓶的质量,发现没有变化。打开瓶口,有空气进入,这一次质量增加了,显然增加量是进入的空气的质量(设为A)。他再次打开瓶口取出金属锻灰(在容积小的瓶中还有剩余的金属)称量,发现增加的质量正和进入瓶中的空气的质量相同(即也为A)。这表明锻灰是金属与空气的化合物。
拉瓦锡进一步想,如果设法从金属锻灰中直接分离出空气来,就更能说明问题。他曾经试图分解铁锻灰(即铁锈),但实验没有成功。
拉瓦锡制得氧气之后: 到了这年的10月,普里斯特里访问巴黎。在欢迎宴会上他谈到“从红色沉淀(HgO)和铅丹(Pb3O4)可得到‘脱燃素气’”。对于正在无奈中的拉瓦锡来说,这条信息是很直接的启发。11月,拉瓦锡加热红色的汞灰制得了氧气。在舍勒的启发下,拉瓦锡甚至制造了火车头大小的加热装置,其中心是聚光镜。平台下面是六个大轮子,以便跟着太阳随时转动。1775年,拉瓦锡的实验中心已从分解金属锻灰转移到了对氧气的研究。他发现燃烧时增加的质量恰好是氧气减少的质量。以前认为可燃物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其实是吸收了氧气,与氧气化合,即氧化。这就是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的氧化理论。与此同时,拉瓦锡还用动物实验,研究了呼吸作用,认为“是氧气在动物体内与碳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热来。这和在实验室中燃烧有机物的情况完全一样。”这就解答了体温的来源问题。空气中既然含有1/4的氧气(数据来自原文),就应该含有其余的气体,拉瓦锡将它称为“碳气”。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后,拉瓦锡总结道:“大气中不是全部空气都是可以呼吸的;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是合乎卫生的,最适宜呼吸的;剩下的部分是一种‘碳气’,不能维持动物的呼吸,也不能助燃。”他把燃烧与呼吸统一了起来,也结束了空气是一种纯净物质的错误见解。1777年,拉瓦锡明确地讥讽和批判了燃素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 这年的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了与古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了神秘和臆测的面纱,代之以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的研究。化学进入了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所以我们说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气,但由于他们思维不够广阔,更多地只是关心具体物质的性质,没有能冲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而过是很遗憾的。
拉瓦锡对化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辨证地阐述了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在1789年出版的历时四年写就的《化学概要》里,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元素一览表,元素被分为四大类:
简单物质,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矿物界,可以看作是物质元素:光、热、氧、氮、氢。简单的非金属物质,其氧化物为酸:硫、磷、碳、盐酸素、氟酸素、硼酸素。简单的金属物质,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盐基:锑、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简单物质,能成盐的土质: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拉瓦锡对燃素说和其它陈腐观点的讥讽和批判是无情和激烈的。这使他在创建科学勋绩的同时得罪了一大批同时代和老一辈的科学家。在《影响世界历史的一百位人物》中,在许多有关历史、科学史、化学史的书籍中,作者都对拉瓦锡总是突出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低调的描述和评价,指责他在《化学概要》里没有提起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对他的启示和帮助。但我们得看到,拉瓦锡确实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虽然不是他最先发现氧气的制法,但他通过制取氧气分析了空气的组成,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氧气因此不同于其它气体,被赋予非凡的科学意义。拉瓦锡十分勤奋,每天六点起床,从六点到八点进行实验研究,八点到下午七点从事火药局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七点到晚上十点,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星期天不休息,专门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拉瓦锡28岁结婚时,他的妻子只有14岁。他们一生没有孩子,但生活非常愉快。她帮助拉瓦锡实验,经常陪伴在他身边。在拉瓦锡的著作里,有很多插图都是他的妻子画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三年后拉瓦锡被解除了火药局长的职务。1793年11月,国民议会下令逮捕旧王朝的包税官。拉瓦锡由于曾经担任过包税官而自首入狱。极左派马拉曾与拉瓦锡有过激烈的科学争论,心存嫉恨,便诬陷拉瓦锡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犯有叛国罪,于1794年5月8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对此,当时科学界的很多人感到非常惋惜。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这时,拉瓦锡正当壮年,是51岁。
四、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000124 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20世纪70年代在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学科。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新组成,然后通过载体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按人们的需要产生不同的产物或定向地创造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代[1]。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基因、纯化基因和扩增基因的技术,其核心是分子克隆技术。它能帮助人们从各种复杂的生物体中分离出单一的基因,并把它纯化,再把它大量扩增,用于研究。
20多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特别是限制性内切酶、DNA序列分析及DNA重组技术等三大技术的发现和应用,不仅把分子生物学提高到了基因水平,而且也把生物学与医学中的其他学科引上基因研究的道路,并取得了许多揭示生命秘密和生命过程的重大成就 ......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1. 华罗庚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2.科学家有他的祖国 巴斯德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3. 钱学森 一片丹心向祖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恐吓,并把他关进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极太限制。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生活。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5.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6.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7. 生物学家 童第周怒斥皮诺
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
8. 陈嘉庚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助。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
达30亿元之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
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是德国还是美国
是美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上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这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主要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电力的应用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生产技术及产业结构的变革,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完成,而且加速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造成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因此,它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作用。
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主要标志,它包括电力、无线电、内燃技术、冶金、化工等多方面的技术革新。用电力代替蒸汽动力,标志着工业电气化的开端。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先导,从发电机的制造和应用开始的。19世纪初电磁学、电化学和热力学取得巨大进展,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为创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不久电机在英国和德国相继问世。美国的科技人员及时引进了欧洲先进的电学理论和技术成果,并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和应用。著名发明家爱迪生首先将自激式发电机应用于照明,1879年发明了白炽电灯泡。1882年9月4日,在纽约珍珠街建立起第一座火力发电站,用6台“巨象”发电机向85个单位、2300盏电灯供电,1开辟了美国第一个电力照明系统,它标志着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美国大规模用电的转折点是在交直流大论战之后。爱迪生研制的直流发电机为110伏,电压低、输电距离短。1886年威斯汀豪斯公司的特斯拉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并建起了一座交流发电站。这时美国掀起了一场交直流输电的大论战,由于交流输电成本低、功率大,电路耗损小,最后交流输电法取胜,并在美国和欧洲推广。
1895年采用三相交流系统的尼亚加拉大型水电站建成,输出电力15000匹马力。到1917年,全国仅公用电站就有4364座,发电量438亿度,美国电力工业跃居世界第一位。大型火力和水力发电站的建立,不但为照明提供了光源,而且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创造了强大的动力和能源。
1888年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它与传统的各种机械相结合,使电力广泛地应用于工业,1914—1927年在制造业中使用的电力由占动力总量的39%提高到78%,电力迅速取代蒸汽动力在工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电气技术的兴起,一方面引起动力革命,另方面也激起了通讯革命。因为电不仅能传输能量,也能传递信息,电从诞生开始就显示了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1837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发明了电报机,1845年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架设了有线电报系统。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1891年斯特罗齐制成了电动交换机,从此电话进入普及阶段,1880—1900年全美电话由47000台猛增到1000万台。
20世纪初美国又引进了无线电技术,1906年德雷福斯发明了三级管,1920年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美国的“KOKA电台”正式广播,到1924年美国已有500家电台。电讯、广播事业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另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改造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188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成功内燃机,1886年本茨发明了第一台汽车。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才引进汽车制造技术,由于石油资源丰富,钢铁供应充足,橡胶工业也已兴起,所以汽车工业比欧洲各国都发展迅速。1893年杜里埃兄弟制造了第一台汽车,1899年已有30家汽车制造商,但造价高、质量差。1903年创办“福特汽车公司”,1906年生产福特设计的A型汽车,1908年又研制成功T型汽车,并采用了零件标准化和固定装配线,1913—1914年又改用流动装配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每辆汽车的售价从1908年的850元降到1929年的260元。1900至1929年美国汽车的登记总数由8000辆猛增到2675万辆,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美国已成为“汽车王国”。
内燃机的发明也为人们翱翔天空提供了理想的能源,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美国已有24家飞机制造厂,年生产飞机21000架。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标志着交通运输业的第二次革命,它推动了钢铁、石油、橡胶和精密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
内燃机、电机的应用和汽车、航空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工业体系,对钢铁和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冶金工业的新发展和燃料化工、高分子合成等新型工业的勃兴。
在冶金工业中,平炉和转炉炼钢方法的大规模推广以及电炉炼钢、吹氧炼钢两种新技术的发明,使美国的钢产量在1889年跃居世界首位。1898和1906年泰勒同怀特又研究成功以钨和铬为主要合金成分的高速钢,使机械加工效率空前提高。这样钢铁工业不仅在产量上飞速增长,在品种和质量上也日新月异,美国进入名符其实的“钢铁时代”。
内燃机的应用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1859年德雷克发明了石油钻井技术,19世纪末许多炼油厂采用了分馏和裂化的提炼方法,使炼油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5化学工业和高分子合成工业也蓬勃兴起,制碱、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染料、人造纤维、人造石墨、炸药等新技术纷纷出现。到20世纪20年代,以电力、电器、冶金、汽车、飞机、石油等重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已经确立。
以电力技术为主导,与内燃、冶金、化工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改造和装备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它由“蒸汽时代”、“纺织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文化
法国:
国名: 法兰西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rance,La Republique Francaise)
国庆日: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以纪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遗产日:9月的第三个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开始,最初的活动在9月的第三个周日举办,在当时的文化部长雅克·朗的推动下,诸多深宫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进而保护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最初名称为“国家文物开放日”,到1992年,开放时间延长为周六和周日两天。)>>>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据说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国徽: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
国歌:《马赛曲》
国花:鸢尾花
国鸟:公鸡
国石:珍珠
国家元首:总统希拉克(Chirac),1995年5月当选,2002年5月连选连任;国民议会议长帕特里克·奥利耶,2007年3月当选;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Dominique de Villepin) ,2005年5月任职;国防部长阿利奥-马里(Michele Alliot-Marie ),2002年5月任职;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让-路易·德勃雷 (Jean-Louis Debre),2007年2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551602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全国人口为6339.21万(截至2007年1月1日),包括400万外国侨民,其中200万人来自欧盟各国,移民人口达到4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1%。通用法语。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约400万穆斯林及少数新教、犹太教、佛教、东正教徒。
首都:巴黎(Paris) ,截至2007年1月1日,口为215万,包括市区和郊区的巴黎大区人口1149万。 奥塞博物馆——欧洲最美的博物馆
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1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679个市镇。
简史: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 (右图 )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诺曼底登陆
政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2000年6月改为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总统离职期间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直接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2003年7月法国民议会通过的参议院改革法案,自2004年起参议员任期由9年缩短至6年,2010年总席位由321人增至340人,每三年改选一半。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1995年7月31日,法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宪法修正案。这项法案使总统有权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来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法国总统在政府或参议院、国民议会的建议下,可将所有事关公共权力组织、法国经济或社会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决。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
巴 黎 歌 剧 院
经济:法国经济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钢铁、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法国商业较为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法国铁矿蕴藏量约为1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的铁矿石大部分依赖进口。煤储量已近枯竭,预计于2005年关闭所有煤矿。铝土矿储量约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水力资源约为1000万千瓦,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资源和地热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1530万公顷,占欧盟森林总面积的21.1%,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8.2%。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粮食产量占全欧洲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法国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法共有耕地面积5491.9万公顷,其中61%为农业用地、27%为林业用地、12%为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的96%为家庭所有。农业的传统地区结构为:中北部地区是谷物、油料、蔬菜、甜菜的主产区,西部和山区为饲料作物主产区,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地区为多年生作物(葡萄、水果)的主产区。机械化是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法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平均每年接待外国游客7000多万人次,超过本国人口。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尔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法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收藏着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法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其对外贸易有两个特点:一是进口大于出口,造成贸易逆差,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等,法国葡萄酒享誉全球,酒类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一半。法国时装、法国大餐、法国香水都在世界上闻名遐迩;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法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高于美、日等国,其中主要来自增值税,其它还有所得税、公司税、社会福利税等。法国旅游胜地——埃维昂>>> 世界最高的桥梁——米约大桥
文化: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车环形赛等。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戛纳国际**节是世界五大**节之一,每年5月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国际**节之一,为期两周左右。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 历史悠久的法国咖啡文化
新闻出版:主要报纸有《费加罗报》、《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解放报》、《人道报》、《巴黎日报》。地方报纸主要有《西部法兰西报》,它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北方之声》。主要周刊有《快报》、《观点》、《新观察家》、《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杂志》等。法约有6000家出版社,其中较大的有331家。通讯社有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1835年创立。法国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75年,下设6个广播电台。此外,还有国家广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资的17个独立的地方台。为加强对外宣传,国家广播公司专设独立的法国国际台,对外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1982年政府通过法令,取消国家对电台的垄断,允许私人和团体设立电台。目前,全国私营电台近1300家,主要有卢森堡电台、蒙特卡洛电台、欧洲一台等。现有4家全国性国家电视台。20多家中央或地方的有线电视台,另有许多可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频道。
名胜:巴黎凯旋门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广场(现称戴高乐将军广场)的中央,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筑师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8月奠基,历时30个寒暑,于1836年7月落成。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楼以两座高墩为支柱,中间有电梯上下。在拱形圆顶之上有三层围廊,最高一层是陈列室,这里展示着有关凯旋门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第二层收藏着各种法国勋章、奖章;最低一层则是凯旋门的警卫处和会计室。 图集:法兰西的华美乐章
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建于1887—1889年。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卢浮宫 (Palais du Louvre)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原是一座中世纪城堡,16世纪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至18世纪为现存规模。占地约45公顷。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其全部工程于1857年完成。在卢浮宫口字形正殿的西侧,伸展出两个侧厅,中间的空地形成卡鲁赛广场。宫的东侧有长列柱廊,建筑巍峨壮丽。其画廊长达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期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达40万件。卢浮宫美术博物馆分为6大部分:希腊和罗马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埃及 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雕像馆;历代绘画馆。展览按不同流派、学派和时代划分。一层展出雕刻。二层油画,三层是素描和彩粉画。八十年代初,法国政府实施扩建和修复卢浮宫的“大卢浮宫计划”。
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规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筑上的价值而著称。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绪利曾设想将两座较早的巴西 利卡式(长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 亚历山大三世奠基,高圣坛于1189年举行奉献仪式,1240年唱诗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门廊、祈祷室和其他装修在其后的一百年中陆续建成。内部平面130×48米,屋顶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顶始终未建。教堂经过历代的损坏不得不 于19世纪重修,只有三个巨大的圆花窗仍保持着13世纪的彩色玻璃。后堂的飞扶垛特别雄健优美。
巴士底狱遗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军事堡垒。“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1380-1422年,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民拆毁了巴士底狱,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1830年,法国人民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在监狱遗址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大家在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国将7月14日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先贤祠中的艺术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和大仲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是已故总统蓬皮杜于1969年决定兴建的,1972年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地上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始建于1757年,是根据著名建筑师卡布里埃尔的设计而建造的。因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又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又将其改称为“协和广场”,后经名建筑师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终于1840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路易-菲利普于1831年从埃及卢克索 移来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迹。石碑两侧各有一座喷水池。池中精致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广场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别象征着8座在法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鲁昂、布勒斯特、里尔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时期,民奋起捣毁了路易十五的铜像,并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香榭丽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全长约1800米,街道最宽处约120米,是横贯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丽舍”是“田园乐土”的意思。过去,这里曾是一片低洼潮湿的空地。17世纪路易十四在位时,曾在这里植树造林,使之成为专供宫廷贵族游乐的禁区。后来,图勒里公园的东西轴线向西延伸,在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长的林荫道。以后又加扩展。1709年才将其命名为香榭丽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万街为界,分成风格迥异的东西两段。幽静的东段体现了田园风光,长约700米,一排排梧桐苍翠欲滴,街心花园夹在万木丛中时隐时现。东端的星形广场中央有巍峨雄伟、遐迩闻名的凯旋门。大街附近有波旁宫、玛德琳娜大教堂。这里还有图勒里公园、卢浮宫、市府大厦和爱丽舍宫等名胜古迹。西段长1100多米,西端的协和广场是巴黎的另一个交通要冲。法国的一些重大节日——7月14日国庆阅兵式、新年联欢都在这条著名的街道上举行。
历史名人:法国剧作家莫里哀 :1622年1月15日生。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参加剧团以后用的艺名。莫里哀10岁丧母,外祖父经常带他去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50年代,莫里哀开始编演一些闹剧及喜剧《冒失鬼》(1653)。1658年回巴黎主要从事古典主义喜剧创作,一系列作品问世,如《可爱的女才子》(1659)、《斯卡纳莱尔》(1660)、《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创作高峰阶段,主要剧作有《伪君子》(1664)、《唐璜》(1665)、《吝啬鬼》(1668)等。1668年以后,莫里哀还写了一些讽刺作品。莫里哀一生写了30多部喜剧。他塑造人物性格适当引入了闹剧因素,充分运用日常语言等方面对喜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莫里哀于1673年病逝。
伏尔泰( 1694-1778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原名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笔名。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一亲身感安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青年时代因发表反对封建贵族统治的作品,两次被关进巴士底狱。1725年出狱后,旅居英国三年。他主张“开明君主”统治,实行君主立宪。伏尔泰创作了许多著作,他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著作有:《哲学辞典》、《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路易十四时代》等。还写过有关中国的历史剧《中国的孤儿》。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生于日内瓦钟表匠家庭。当过仆从、秘书、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认为私有制是人民群众遭受社会压迫的根源,但不主张彻底消灭私有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旧译《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等。
拿破仑 ·波拿巴(1769-1821年):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8-1814年)。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毕业于巴黎军事学院,曾任炮兵少尉、少校。1793年土伦战役中立下战功,破格提为准将。督政府时期率军进攻意大利(1796年)和埃及(1798)。1799年11月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称帝。1812年对俄战争溃败,帝国瓦解。1815年在滑铁卢战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
雨果(1802-1885年):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才华横溢,创作力经久不衰,文学生涯达半个世纪之久。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雨果出身于军官家庭。童年时随父到过意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时代他走上了为社会进步而斗争的道路。1831年发表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表现出作家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1862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于巴黎。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毕加索故居博物馆
每年5月8日,法军仪仗队
纪念二战胜利
外交: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创始国及重要成员、北约成员(但不参加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自1958年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历届政府一直沿袭戴高乐将军制定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维护民族独立。欧盟是法外交的立足之本。法致力于推动欧洲建设,将欧盟建设成真正独立一极,发挥法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多极化,发展、加强欧亚等区域间合作;努力协调与大国的关系;保持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增加对非援助;积极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及有关热点事务;加强同亚洲、拉美的政治、经济关系。
战列舰的历史
战列舰(Battleship,或又称为战斗舰,战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是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其自风帆时代诞生,1860年代开始变革,在1870-1890年代之间一度断代,但是期间的实验探讨一直没有中断,由1890年代开始复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战列舰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称为主力舰。二战结束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不再是舰队中的主力,其称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风帆时期
十五世纪末,主要是两个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最初形态的战列舰:一是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前装滑膛炮逐渐成为一种可靠的武器;二是航海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建造较大的船只,以风力而不是人力航行。于是贯穿整个大航海时代的盖伦帆船出现了。这一时期的战列舰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她一般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几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有2000吨,吃水达8米。她适合运载货物通过很长的海道。续航力很长,在很长时间内是世界最大上的船。
经过英国荷兰等国的改造到了17世纪战列舰真正的出现了。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期间发布的《海上作战条令》明确的把纵队定为海军作战时的标准队形:“各分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必须尽力与其分队长保持一线队列前进……”这也是“战列线”(line of the battleship)这一名称的首次被使用。
17世纪70年代后,英国海军按照以下标准对舰船进行分类:—级军舰,这级军舰担任舰队的旗舰,三层炮甲板,火炮100门以上,定员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吨。代表舰船为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海军上将的旗舰“胜利号”。因为这级军舰每艘造价高达10万英镑,所以当时英国海军现役中一共不到12艘。二级军舰,这级军舰比一级军舰略小。三层炮甲板,火炮90-98门,定员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吨以上。它们的一个缺点——早期战列舰共同的缺点——在暴风雨天气,军舰的下层炮甲板的炮门不能打开。三级军舰,这级军舰分为几种型号,二至三层炮甲板,火炮64-80门,定员490-720人左右,排水量1300-2000吨。这是英国海军中数量最多的主力舰只。特拉法尔加海战时,英国海军的175艘主力舰中就有117艘三级军舰。四级军舰,这级军舰有两层炮甲板,火炮50-56门,定员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吨以上。该级军舰造价便宜(每艘26000英镑),定员少(350人)。它们主要担任海外巡航分舰队的旗舰。 这4级军舰都可以称作战列舰。
蒸汽机时期
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十九世纪最后50年迅速改变了海军的面貌,蒸汽动力、金属船体、装甲和新式火炮这几项重要的进展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武器——至少在外观上是全新的。往复式蒸汽机代替了风帆和索具,桅杆则为了火炮控制、观察和信号通信等工作的需要而保留下来;后装弹线膛火炮取代了原先排列在两舷的旧式火炮,新式火炮重量重但数量少,配备在舰甲板的中心线上的装甲炮塔里;越来越厚的装甲覆盖了船身以抵御新式火炮的攻击;木制的船体已经无法负担沉重的新装备产生的应力,不得不用金属建造整个船体。
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的蒸汽装甲战列舰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蒸汽机不仅为军舰提供了推进动力,而且蒸汽还被用于操纵舵系统、锚泊系统、转动装甲炮塔系统、装填、抽水及升降舰载小艇等。大型蒸汽装甲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8000至9000吨,推进功率达到6000至8000匹马力。这时的战列舰在主甲板的中央轴线上或者舰体两侧装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转的装甲炮塔,舰炮也都普遍采用了螺旋,攻击力进一步增强。此时的战列舰大多被称作“铁甲舰”(Ironclad),北洋海军的定远级铁甲舰可以称作是这一时期的战列舰代表。
蒸汽轮机时期
技术革新一旦开始就会不停步的继续前进:火炮、装甲、船体逐步由铁制替换成钢制以获得更好的性能;蒸汽轮机比往复式蒸汽机能提供更强的动力,可以使战舰获得以前想象不到的高速,蒸汽轮机的性能也更可靠,可以缩短维修养护的时间,延长战舰巡航的时间,等于增加了舰队的战略机动能力;火炮射击指挥仪的发明使人们对大口径火炮和远程射击的威力更有信心;为了增加防护力,水线以下设置隔舱逐渐成为大型船只的标准设计;装甲也不再均匀的覆盖全舰,而是在重点部位重点防护,以求用相同重量的装甲取得更好的防护效果。在吸收了黄海海战的经验之后前无畏舰级诞生了。右图为现存唯一的前无畏舰三笠号 在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战争中,三笠号战列舰担任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是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大将座舰。位于横须贺市的三笠公园以纪念舰形式保存。
1906年2月下水的英国“无畏”号战列舰。“无畏”号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列舰,它在许多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第一艘安装蒸汽轮机的主力舰,航速达到了惊人的21节,而同时代的美国战列舰“罗得岛”号航速是19节;“无畏”号的武备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当时的战列舰通常安装安装4门12英寸口径的火炮和各种中等口径的火炮,“罗得岛”号装有4门12英寸口径的火炮、8门8英寸口径的和12门6英寸口径的火炮,8艘与“无畏”号同时完工的英国“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分别装了4门12英寸炮、四门9.2英寸炮和10门6英寸炮,而“无畏”号除了一些对付鱼雷艇的小口径速以外,只装备了10门12英寸主炮,完全没有中等口径的火炮,这样“无畏”号的远程大口径火力比其他战列舰强一倍半;火炮射击指挥仪确保它的这些大口径火炮在最大射程上仍有较高的命中率;最后,在费希尔勋爵的主持下,这艘舰用了不到一年就完工,而不是一般所用的4年,创下了主力舰的建造时间最短记录。她的出现又一次显示英国海军在技术上遥遥领先,许多国家经过数十年努力建成的引以为自豪的战列舰队突然间都变成了古董。此后所有的海上强国都仿照“无畏”号建造自己的战列舰,“无畏”号成为了现代战列舰的代名词,所有这些后来建造的战舰——总共有150艘之多——都被冠以“无畏舰”的称呼(以前建造的则称为“前无畏舰”)。战列舰这一古老的舰种,就带着这个名字,走向它最后也是最辉煌的旅程。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吨位(35000吨)和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并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吨位比例为10:10:6:3.5:3.5。1930年签订的《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伦敦海军条约)对此进行了补充规定。战列舰进入条约时代。从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间被称为“海军假日”时代(Navy Holiday),各国的大型战列舰建造计划都被终止或取消,代之以对已有的战列舰的进行更新和改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共有7艘,全部搭载16英寸左右主炮,分别是美国的科罗拉多级(3艘,科罗拉多号、西弗吉尼亚号、马里兰号)、日本的长门级2艘,长门号、陆奥号)、英国的纳尔逊级。
1936年12月31日,《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作废,各海军强国重新开始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英国建造了五艘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并计划建造狮级战列舰。美国海军建造了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并计划建造蒙大拿级战列舰。意大利海军建造了四艘维内托级战列舰,法国海军建造了三艘黎塞留级战列舰并计划再建造1艘改型舰和四艘更强的阿尔萨斯级,德国海军建造了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开工了2艘H级舰并计划建造兴登堡级战列舰,日本海军建成了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即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大和”和“武藏”号战列舰,另有一艘信浓号中途改建为航母,计划建造两艘超大和型。与历史上的战列舰相比,它们的火力、防御力和速度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在主炮火力上,除了乔治五世级为14英寸外,其余均达到15-16英寸以上,大和级战列舰甚至装备了18英寸主炮,同时联装炮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大部分战列舰均采用三联装主炮,英国的乔治五世级和法国的黎塞留级还采用了四联装主炮;炮塔布置也有所调整,大部分战列舰采用前二后一的布置方式,只有英国的纳尔逊级和法国的黎塞留级采用了主炮前置设计,将前向正面火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时期主炮炮弹重量也有所提升,除乔治五世级外,一般主炮炮弹重量可达800-1200公斤。除了主炮外,一般战列舰还装备多门口径在127-155mm的副炮作为补充。为了对付新兴的航空兵器的威胁,新建造的战列舰大大提升了防空火力,普遍装备了多门7.6-12.7mm高,同时还有大量的20-40毫米机关炮。
在航母时代的退位
二战后,战列舰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绝大多数战列舰都退役并解体,有些则作为博物馆保留下来。美国建造的最后4艘战列舰,最新最好的“依阿华”级,则经过多次改装,断断续续的服役了许多年,它们最后一次参战是在1991年,“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作为火力支援舰和巡航导弹发射平台参加了海湾战争。1992年3月31日,最后一艘战列舰“密苏里”号退出现役,整修后前往珍珠港,停放在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沉的“亚利桑那”号残骸旁供人们参观。
战列舰的退出历史舞台,主要也是因为航母和导弹的出现,削弱了战列舰的存在。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战检验,许多国家均认为,战列舰将是海战第一利刃,特别是像在大西洋海域进行的日德兰海战,舰队的航速和火炮的口径成为杀伤对方、夺取海战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正是因此,战列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尽风头,人们对战列舰的崇敬导致战后各国大力建造此种船坚巨炮的“海上堡垒”。
倒是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在造战列舰的同时还把目光转向了一种新型海战兵器身上,这就是航空母舰。 这就为此后在太平洋发生的几场大规模海战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证明了美日两国对新技术发展的敏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当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驶出船厂之际,美国和日本却把一艘艘航空母舰送上了海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战列舰也是绝好的武器,但是它的空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全让航空母舰给占了,它不得不退出战争舞台。当然,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战列舰“密苏里”、“威斯康星”号也参战了,但这时的战列舰已是今昔比。它们发射的主要是巡航导弹。从攻击方面看,随着新型导弹和制导炮弹的出现,战列舰上大口径火炮原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中,承担摧毁敌方关键性目标任务的将不再是巨型战舰的大口径火炮,它们的位置将被海军装备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所取代。而且战列舰尽管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但它存在目标大、易遭攻击、防空反潜能力较差等不足,因而极易成为对方导弹攻击的活靶子,但是反舰导弹轰击到大多数战列舰厚重的装甲钢板上也会被弹射回来,爆炸冲击波只能划伤装甲,就跟拿手枪射击厚钢板一样子弹都被弹回来,除了洲际导弹和以后研发的新型反舰导弹以外束手无策。
今天,战列舰已经不在海上游弋,它的工作已经由那些更先进更具毁灭性的舰种接手,然而战列舰的概念却还在主宰着人们的思想、指导着国家的政策,那就是寻求对海洋的控制。
最后的“复活”
1980年代,美国对4艘已退役的“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加装各种新型雷达,导弹,防空,电子对抗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重新编入现役,分别部署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独立进行海上作战,支援登陆和攻击岸上目标等任务。在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曾使用其中的“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对伊拉克目标进行炮击和发射巡航导弹。但在此后的1993年,美国的4艘战列舰又再次退出现役,“战列舰”这一级别也正式从美国海军现役舰船分类中撤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